买重疾要不要等等保险重疾险新定义?别等新规啦,重疾险越早买越划算
都10月份了,苦等大半年的重疾新规还没出来。
从3月的重疾新定义1.0,再到6月的新定义2.0,今年的重疾险定义修改,着实吸引了好大一波眼球。
还记得6月份的时候,保监会发了个通知,说按07版重疾定义(现行)设计的产品,一律不接受备案。
当时还在想,稳了,新规马上就要出了。
结果马儿跑了四个多月,国庆节都过完啦,新规还没出。
照这趋势,还得等。
1、有朋友想给家人都买一份重疾险,问,是现在买呢,还是等新规出台后再买?
保险派派君的看法是,赶紧先买一份备着,等新规出台后,可以酌情补充保障。
有两个原因。
一是,疾病不可预测,新规和疾病哪个先来,谁也不知道,万一在没保障的时候罹患重疾,那可就糟了。
还有就是,重疾险宜早不宜晚,万一等待中健康状况发生变化,导致买不到保险,太亏啦。
二是,尽管新定义相对07版总体上是进步的,但是,就意见征求稿来说,也有几个不利的方面。
并不是说,新规后的重疾险产品,就一定比现在的更好。
2、新规,有哪些变化?
就“新规意见征求稿”而言,从投保人角度来看,既有好的一面,也有不好的地方。
有利的调整:
明显利好的地方,是对5种重疾+1种轻症的定义进行了优化,使得获赔更加容易。
●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:
在肾脏、肝脏、心脏、肺脏或造血干细胞异体移植手术的基础上,增加小肠的异体移植手术。
●冠状动脉搭桥术:
将手术要求由“实施了开胸”变为“实施了切开心包”。
● 心脏瓣膜手术:
将手术要求由“实施了开胸”变为“实施了切开心脏”。
●严重运动神经元病:
理赔条件由单一条件,变为“严重咀嚼吞咽功能障碍”、“呼吸肌麻痹导致严重呼吸困难,且已经持续使用呼吸机7天(含)以上”、“自主生活能力完全丧失,无法独立完成六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中的三项或三项以上”满足一项即可。
● 主动脉内手术:
理赔范围增加,“主动脉创伤后修复的手术”、“腹腔镜下进行的开胸腹手术”亦可赔。
●轻度脑中风:
剔除确诊后180天的限制。
●规范:
1、同一重大疾病保险产品中不得含有保障范围高度重叠的疾病。
2、发病率极低的疾病,需在疾病名称中增加标注向消费者予以提示。
例如重大器官移植术,以前只赔肾脏、肝脏、心脏、肺脏、以及造血干细胞这5种异体移植手术,而现在,小肠的异体移植手术也能获赔。
保障范围更广。
再比如冠状动脉搭桥术,在07版重疾定义中,必须实施了开胸手术才能获赔。
但现在的微创搭桥术,根本不用开胸就能完成。
旧定义明显是不合适的,因此,这次改成了“切开心包”,即可获赔,更符合现在医学。
这次的调整也更加人性化,例如严重运动神经元疾病,从单一的理赔条件,变成三选一,只要满足一项,就可以获得理赔。
理赔条件更宽松。
中性的调整:
其实,一半以上的改变,对我们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影响。
●法定重疾增加:
由25种变更为28种,新增了:严重慢性呼吸功能衰竭、严重克罗恩病、严重溃疡性结肠炎。
●新增法定轻症:
规定了3种必含轻症,即:轻度恶性肿瘤、较轻急性心肌梗死、轻度脑中风后遗症。
●微调部分疾病名称和细节:
例如:“恶性肿瘤→严重恶性肿瘤”、“急性心肌梗塞→较重急性心肌梗死”、“脑中风后遗症→严重脑中风后遗症”、“严重脑损伤定义修订”等。
像是新增三种法定重疾,三种法定轻症,意义不大。
因为市面上的大部分重疾险,早就把这6种疾病纳入保障范围内了。
还有,其中的一些调整,比如疾病的名称、定义的修订,影响也不大。
像是“严重脑损伤”定义的改变:
不利的调整:
●轻度甲状腺癌,重疾不赔:
明确TNM分期为Ⅰ期或更轻分期的甲状腺癌,不在严重恶性肿瘤保障范围内。
●原位癌,轻症不赔:
明确原位癌不在法定轻症理赔范围内。
● 轻症理赔比例,≤30%:
明确3种法定轻症累计保险金额分别不高于30%保额。
●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:
将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≥30mmHg调整为平均压≥36mmHg。
要说新规对投保人最大的不利,必须是轻症理赔比例的下降。
新规说了,三种法定轻症,也就是轻度恶性肿瘤、较轻急性心肌梗死、轻度脑中风后遗症,赔付比例不超过30%基本保额。
要知道,市面上的轻症赔付比例,最高的已经到了45%,远高于新规规定的比例。
尤其是轻度脑中风后遗症,在不少产品中,是按中症赔付,最高可以获得75%保额的赔付(超级玛丽3号Max)。
新规出台后的产品,可就没有这么好的事儿了。
还有,轻度甲状腺,重疾不赔;原位癌,被踢出保障范围。
以及部分重疾的理赔条件,变得更加严格。
这些变化,对投保人来说,是极为不利的。
3、新规出台后,重疾险会降价吗?
有很多小伙伴想着,新规少赔那么多,费率肯定会降,到时等便宜一点儿再买。
保费会不会降?
保险派派君认为,小降有可能,但大幅降价,概率真的不高。
一来重疾险的定价不仅受理赔成本的影响,还和保险公司的投资盈利有关。
保险公司拿我们的保费去投资,投资收益率高,赚得多,保费这边也就有下降的空间。
但现在的经济大环境不太理想,2019年,中国保险资金运用的平均收益率也就4.94%,保司们的定价会逐渐趋于保守。
其次,现在的低价就像以前的美团滴滴大战,贴钱抢市场,赔钱赚吆喝。
如果大家足够关注保险的话,就会发现目前的保险费率是在逐渐抬头的。
4、还有一个问题,新规出台后,已有的保单会受到影响吗?
不会!
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说了:
合同上怎么写的,就怎么理赔。
合同上说轻度脑中风赔60%保额,那出险了,就按60%赔,不会只赔30%。
不仅如此,现在买的保险,还能享受到新规里的一些好处。
比如冠心病患者,做了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,手术切开了心包但并未开胸。
这种情况,现有标准不赔,但新规可以赔。
按银保监会发布的《健康保险管理办法》第二十三条规定:不管啥时候买的,都赔!
如果保险公司的理赔条件不符合当前通用的医学诊断标准,那么这个理赔条件并不受法律保障,保险公司不得以此拒赔。
也就是说,新规的优势,现在买的重疾险也有。
5、如果有健康问题,建议赶紧买!!
还有个问题,重疾险的核保规则,越来越紧了,如果有健康问题,一定要尽早买。
虽然没有哪家保险公司站出来明说过,但他们已经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这个趋势。
以信泰人寿为例,9月底,这家保险公司收紧了旗下产品的乳腺结节、甲状腺结节,以及肾结石的核保规则。
以乳腺结节为例,调整前,1~2级结节均可正常投保,但现在,即使是1~2级结节,如果超声影像、结节纵横比等情况异常,极可能会被除外承保。
各家保险公司的投保门槛,真的越来越高了。
对投保人的健康状况严格把关,降低产品的理赔成本,这也是遵从监管的要求。
所以呀,如果是身体存在健康问题,一定要赶紧买,再不买就买不到啦。
6、总结一下:
不管有没有健康问题,只要是保障没做好的,别管新规啥时候下来,赶紧买一份备着再说。
反正新规的好处咱也能享受一些,而且,甲状腺癌、法定轻症赔得更多,不带亏的。
7、产品推荐
估计是为了给新规让路,市面上好的重疾险,一款接一款的下架。
现在,性价比高的产品真的是越来越少了。
这次有4款单次赔付重疾险,2款多次赔付重疾险推荐。
单次赔付重疾险这边,优先推荐超级玛丽2号Max,不管是保障,还是性价比,都是目前重疾险的天花板。
而达尔文3号,保障更强,中症脑中风二次赔、极早期恶性肿瘤或病变、不典型心梗、微创冠脉搭桥、微创冠脉介入二次赔,更适合心脑血管发病率更高的男性。
超级玛丽3号Max,赔得更多,60岁前,首次确诊中症赔75%保额、首次确诊轻症赔55%保额,找不到更舍得赔的了,看重保额的选它。
康惠保2.0,首创前症保障,12种前症,15%保额,连肺结节都能赔,很良心。
多次赔付重疾险这边,守卫者3号重疾不分组,不管二次罹患的是哪种重疾,都能获赔。
而百惠保,60岁前首次罹患重疾赔160%保额,赔得更多。
这两款产品都很优秀,是多次赔付重疾险中的佼佼者,看重重疾分组的,就选守卫者3号,看重保额的,就选百惠保。
派派君有话说
虽然不知道新规下来的具体时间,但可以确定的是,会在今年内发布。
新规发布后,现有的重疾险产品格局会有较大的改变。
但对于非保险业的人来说,变好,还是变坏,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赶紧给自己、家人做好保障。
万一生了病,有保险罩着,看病吃药不用愁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原创文章,作者:Insurersdata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insurersdata.net/1151.html